刘旭光
基本信息 | 刘旭光,男,1965年10月出生,山西省翼城县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材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010年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2011年山西省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标兵,并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同年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国家禁化武履约专家。 |
![]() |
研究方向 | 纳米碳功能材料,纳米光电材料。 | |
个人简历 |
1980.9-1984.7 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学与分析化学专业,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9-1987.9 太原工业大学煤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10-1998.10 日本国京都大学工学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派遣访问学者 1997.3-2000.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3.4-2003.10 日本国东京大学工学部,山西省留学基金委员会派遣高级访问学者 1987.9-2004.12 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研究所, 助教,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2005.1-2017.6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7至今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
|
学术兼职 |
《新型炭材料》编委;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编委、英文编辑 |
|
教学及指导研究生 |
本科生课程: 化工过程计算,材料化学,绿色化学; 研究生课程: 应用有机电化学,化学化工类专业外语,化工数学模拟,化工过程分析,材料化学; 已培养博士17名,硕士36名 |
|
科研成果 |
总体概述: 长期从事煤化工、纳米碳材料、纳米光电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制备了各种结构的洋葱状富勒烯类微/纳米碳和氧化石墨烯,并以其为载体,获得了一类对油品中苯并噻吩类硫化物、水相污染物双酚A、天然植物中的药物分子和水中低浓度金属离子具有优先识别和吸附性能、对抗癌药物分子具有优异输运和释放性能的纳米碳基表面分子/离子印迹材料,用于绿色萃取分离和药物多响应性释放。制备了具有高量子产率的碳量子点荧光粉,结合近紫外激发芯片制作了白光LEDs。将碳量子点作为发光层材料,制作了碳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 |
|
承担项目:
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471041, 20676086, 20971094, 21176169),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2DFR5046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262) 和其它省部级项目多项;负责建设教育部创新团队(IRT0972)和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2012041011,2015013002-10)。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973 计划课题和其它省部级项目多项。正在主持的项目包括: |
||
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400余篇(SCI收录1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0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5项。出版编著和教材8部。 |
||
授权专利:
1. 一种单基质碳量子点白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ZL 201510241122.4 |
||
科研获奖:
1. 抗菌纤维材料功能化过程的界面物理与化学研究,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四名) |
||
联系方式 | 电话:0351-6014138 Email: liuxuguang@tyut.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