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基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一、宗旨
为促进镁基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及学术交流,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镁基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依据山西省科技厅对省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办法,遵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现面向相关领域的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人员设立开放课题,资助科研人员依托本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共同推动我国镁基材料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二、资助方向
1.先进镁合金制备与加工
基于“镁合金成分-工艺-性能”机器学习循环框架,实现镁合金成分的智能筛选,形成高强耐热镁合金成分设计技术,基于高通量制备与组织、性能快速表征,突破高强塑镁合金成分优化设计与性能调控关键技术。优先资助开展镁合金的热加工组织-性能模拟研究,联合运用大塑性变形、常规轧制及热处理等工艺耦合,开发组织均匀、强塑性兼顾的Mg-Zn-Gd合金板材等相关研究方向。
2.超高模量镁基复合材料
建立增强体(构型、含量、尺度)-强度-韧性-弹性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阐明增强体对镁基体局域应变演化与断裂行为的影响机制,制备超高模量镁基复合材料。优先资助开展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变形新方法及其“弹性模量-塑性”协同优化设计及其强韧化机理等相关研究方向。
3.镁合金高可控精密钎焊技术
基于相图计算设计镁合金钎料,联合合金化、复合化和稀土化技术实现镁合金专用钎料的制备与成分优化,开发适合多种类镁合金的优选钎焊新工艺及其他新型连接工艺。优先资助开展以Mg-Zn共晶合金为主组元的合金钎料研究,基于钎料成分优化设计与钎焊性能评价,实现Mg-Zn-Gd-Y合金专用钎料的制备及其钎焊新工艺等相关研究方向。
4.镁合金高效防护
研究镁合金涂层对镁合金导电与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涂层实现镁合金导电和耐蚀性能的协同提升,开发导电-耐蚀-自愈合功能一体化镁合金防护技术。优先资助开展新型镁合金氧化涂层的设计与制备,通过优化微弧氧化涂层的制备工艺参数,建立涂层-耐蚀性-导电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基于微弧氧化涂层保护下镁合金腐蚀行为和界面电荷转移机制等相关研究方向。
三、资助对象及条件
1.申请者要求为实验室外部人员,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者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完成该项目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3.本年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2万元/项,拟共资助3项,项目的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
4.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内至少两次赴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5.项目负责人需以本实验室为署名单位发表SCI检索论文不少于1篇。重点实验室名称格式为,中文:“镁基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山西,030024”;英文:“Shanxi Key Laboratory of Magnesium Matrix Materials,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Shanxi, 030024”。
四、申报及立项流程
1.材料报送
申报人根据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方向认真填写《镁基材料山西省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见附件1);申报人应经所在单位同意盖章后,由申报人将《镁基材料山西省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书》等相关材料(纸质材料双面打印一式3份,加盖公章),于申报截止时间前报送或邮寄至材料接收单位;电子版材料同时发送至指定邮箱。
2.课题评审
镁基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组织专家对受理的申请课题进行评审。根据择优资助的原则,确定批准资助的课题和资助金额。
3.结果公示
对拟立项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开放课题,由课题申报者与实验室签订计划任务书。
五、有关要求
1.申请者根据本指南要求填写申请书,并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申请课题必须符合指南所规定的研究内容范围。
2.申请者应在指南规定日期前提交《镁基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请书》,一式叁份,请用快递邮寄,同时发送电子版至:mjclsys@163.com。纸质版与电子版应完全一致,二者缺一不可,否则视为无效申请。
3.本年度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2025年5月31日(邮寄申请书以投递日邮戳为准)。
六、联系方式
材料接收联系人:史权新
电话:15034187855
电子邮箱:mjclsys@163.com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
邮编:030024
镁基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