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同浩
王同浩,男,1995年生,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中共党员,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级本科毕业生、2018级硕士毕业生。2013-2017年,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材料物理专业;2018-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材科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曾任班长、材科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材料物化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太原理工大学材科科学与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等职。在校期间曾获太原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科技创新标兵”、“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现任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筹)教师、辅导员。
2013年,经历了三天三夜火车的颠簸,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出发的我,提着诸多行李下了公交车。站在太原理工大学的校门前的一刻,望着熙熙攘攘的新生和接待志愿者,内心的“情绪瓶”仿佛悄然被打翻,紧张、陌生、期盼等复杂的情绪充斥心田。我当时并不知道,迈入百年学府的大门后,待到恋恋不舍的迈出校门竟已过八年。至今,这丝不舍仍像一缕飘袅的青烟,陪我继续向前。
本科时期,前两年在明向度过,后两年时间则在迎西度过。当时的明向仍有部分建筑在施工,几日不留意,便会发现校园的不同,就仿佛学校在陪伴我们悄然成长一般。每天带着书本奔波于明向的东西校区,面对不定积分抓耳挠腮,也曾迷茫,也曾惆怅,夜里常常与舍友讨论“敢问路在何方”。很快我便明白,与其长吁短叹,不如脚踏实地。于是我积极参加学院、学校各项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扎实学习公共基础课,筑牢学科理论。两年时间转瞬即逝,如果说太原理工大学的明向校区是山峰上升起的朝阳,充满朝气与活力,那迎西校区便是一棵挺拔的古松,厚重而悠远。身处迎西校园,就仿佛与一位老者在对话,仿佛他沉默不语,又仿佛他在徐徐讲述。大三开始,材料专业课的比例逐渐增多,在多位专业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下,我也对材料科学的理论体系逐渐清晰。宏观与微观世界的互相转换,结构与性能间的关联影响,让我慢慢地喜爱上了自己的学科。
2017年本科毕业后,有幸担任两年辅导员并在母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生、老师的双重视角让我对太原理工大学有了不一样的定义。有句话说,“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也许某个深夜学生们在宿舍酣睡,老师们却在办公室挑灯夜战,只为确保学生的某项活动万无一失。两年的辅导员的经历对我是宝贵的,这种角度的交换,与学生的亦师亦友,与学院老师们的交流学习,令我收获颇丰。
2018年,结束本科学习的小白,我踏上了硕士研究生的旅途。做了实验才明白为什么说很多科学伟人是可敬的,每一项科学成果背后不仅仅是头脑风暴,更饱含汗水,往往参数错误、环境变化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极大。每天做的最多的便是磨金相、查文献、反复实验,抽空与导师交流。很多人都说,选择一名适合自己的导师,读研便成功一半了。至今我仍对我的导师韩培德教授满怀感激,韩老师对待学术严肃认真,经常深夜还在研究课题组的实验数据;对待学生温暖如春,每逢节假日带领课题组出游,缓和大家因科研紧绷的状态。韩老师曾说,我们要做好事,更要做好人。这句话至今言犹在耳。韩培德教授不只是我学术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
2021年毕业后我考入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筹),从高校中走出,又回到高校中为学生服务。目前担任新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负责学院实验室工作,并兼职党委办公室与辅导员的工作。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我仿佛看到几年前的自己正带领学生站在党旗下宣誓;曾经的辅导员经验让我更快地融入工作,与学生相处融洽;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材料理论时,我好似看到曾任教我的各位老师,将学术的接力棒递给我,我又恍惚间看到教室里坐着那个来自内蒙古的孩子,用饱含紧张、陌生、期盼的眼神望着我。
太原理工大学的学弟学妹们,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们所有人无法回到十年前,如此,我们定要珍惜当下的好时光。我们同在太原理工大学成长,愿诸位秉持“求实、创新”,乘风破浪。你们因母校而发光,未来,母校因你们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