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表面工程研究所的前身是校直属离子渗金属及热处理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1995年更名为表面工程研究所,2016年并入材料学院。研究所是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支撑单位之一。
自研究所成立以来,各级领导对研究所的发展给予了多方的关怀与支持。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表面工程研究所的许多研究工作也获得国家及社会的充分肯定。早在1992年,研究所的创始人徐重教授、古风英教授、潘俊德教授、范本惠教授发明的“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双辉技术还被国家科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科技成果选集”,并被教育部入选“建国50年来高校重大科技成果”。
随着学校“211工程”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持续推进,研究所利用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引进了部分急需的材料表面改性制备及性能结构表征设备,使得研究所具备了门类较齐全的高水平的表面改性制备及研究平台。研究所现有实验室面积近1400平方米,固定资产2千余万元。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为今后研究与开发的长期发展增强了后劲,使研究所成为名副其实的表面工程技术研发基地。
近几年,研究所坚持科研教学与为地方经济服务并重的发展思路,在科研与对外服务方面也都取得可喜进步。研究领域也由传统的钢铁材料表面改性向钛合金、镁合金等高附加值有色金属表面改性方面拓展,并在CVD金刚石、先进能源材料及先进生物材料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在为地方经济服务方面也投入很大力量,借助我所拥有的离子渗金属、渗碳、离子氮化等产业化设备以及近期自研的超硬厚涂层设备及工艺,结合在离子氮化、离子碳氮共渗等方面雄厚的开发能力,先后开发出了大模数重载齿轮、胶体磨、耐磨陶瓷成型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以及超硬金刚石厚膜、单晶制备等高性能产品和技术,现大部分已具备批量工业化生产水平。
研究方向:
近些年来,研究领域由传统的钢铁材料向钛合金、镁合金等高附加值有色金属表面改性方面拓展。此外,还在陶瓷材料、铜及铜合金表面合金化等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不错效果。随着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2010年以来,先后从国内重点大学、中科院及海外知名高校引进16位博士年轻教师,研究所在保持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研究这一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发挥引进人才的学术交叉优势,在大面积金刚石厚膜(包括工业级、光学级、电子级及单晶生长)、表面生物医用材料、纳米能源材料、硬质涂层及材料计算等方面,开展了一些高起点、前沿性较为突出的探索研究。
材料制备平台:
离子渗金属、离子氮化、磁控溅射/射频溅射薄膜沉积设备、微弧氧化、化学镀及电刷镀等设备、真空金属熔炼炉等设备;自行研发的多种大功率微波CVD金刚石超硬涂层及单晶设备。现有固定资产价值2千余万元。
材料结构性能表征平台:
辉光放电光谱成分分析仪;普林斯顿/晨华/科斯特电化学分析仪;薄膜划痕测试仪;常温-高温摩擦学试验机;激光共聚焦检测平台;ZEISS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RD衍射仪(配高/低温附件及多功能样品台);荧光显微镜系统;ZEISS金相显微镜; 光学轮廓仪;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等。
借助研究所拥有的离子渗金属及离子氮化等产业化设备,结合研究所在离子氮化、离子碳氮共渗等方面雄厚的开发能力,先后开发了胶体磨、耐磨陶瓷成型模具及重载齿轮等表面高性能产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项目与成果:
自2010年以来,研究所在职教师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包含5项面上项目和15余项青年项目,获得立项经费600余万元。此外,还主持省基金20多项、博后基金(含特别资助)5项、省留学基金6项等多项省部级项目立项。学术研究方面,在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J. Mater. Chem. A/B/C、Nanoscale、Acta Biomaterials、J. Power Sources、 Corro. Sci.、Chem. Eng. J.、Electrochim. Acta、 Electrochem. Commun.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JCR一区论文50余篇(含ESI高引论文8篇),JCR二区论文8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
研究生培养情况:
研究所多年来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实践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倡在宽松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中汲取知识,鼓励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科研工作。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获山西省优秀毕业论文4篇次,太原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16篇次,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7人次。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继续赴985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部分申请海外留学(香港城市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继续深造,部分选择进驻知名企业(潍柴动力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有限公司、中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谋求长足发展。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部分进入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从事科研、教学工作,部分赴985院校或海外(北京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等)从事博士后研究。
研究所寄语:
是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是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是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使研究所得以成长和发展。今后,研究所全体师生员工当在科研教学工作中加倍努力,以回报大家的关怀与爱护。
研究所师资力量:
教 授:唐宾 贺志勇 刘小萍 姚晓红 王孝广 田林海 秦林 于盛旺
副教授:范爱兰 黄晓波 杨慧君 林乃明 杭瑞强 马婧 周兵 史慧贤
张翔宇 黑鸿君
讲 师:王振霞 马永 柏中朝 吴艳霞 王月月 王欣 高洁
办公室行政及外协人员:赵继英 杨耀军 王建明 冯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