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坤坤
基本 信息 | 邓坤坤,中共党员,江苏沛县人,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导、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镁基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中共山西省委联系服务专家、山西省科教兴晋突出贡献专家、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专项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山西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会评专家、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现在材料加工工程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镁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 | |
研究 方向 | 镁、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塑性变形、微观结构表征、力学性能及强化机制等。主要包括: (a)高强韧镁、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b)镁、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形行为 (c)镁、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 (d)增强相与基体界面结构设计与优化 (e)镁、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 |
个人 简历 | 2013.07-至今 太原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2011.07-2013.07 太原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硕导 2008.09-201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专业 工学博士 2006.09-20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专业 工学硕士 2002.09-2006.07 黑龙江科技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 |
学术 兼职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轻合金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有色金属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科创中国”三晋青年百人会会员; 山西省材料研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第五届全国镁合金青年学术会议”执行主席(2019.6.28-7.1 山西.太原);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第二届青年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青年编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青年编委;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青年编委; 《材料工程》与《航空材料学报》青年编委; 《Materials》编委。 | |
教学及指导研究生 | 主讲2门本科生课程:《材料科学基础》(88学时、山西省精品课程)、《金属材料专业基础实验》(16学时)和1门博士研究生课程《轻金属材料》(32学时);获得山西省教授协会“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截止2023年,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2人、博士研究生3名;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生12人、博士生6人,多名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山西省优秀硕/博士论文。 | |
科研 成果 | 总体概述: 在镁、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方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课题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等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40 余篇,SCI他引4100余次,H=42,出版中、文专著共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件;在镁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方面的相关研究,以第1完成人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 |
承担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Ti微片调控镁基材料的层结构效应及其强韧化机制研究”2023-2026; 2. 主持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民用雷达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主件研发”,2023.01-2025.12; 3.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任务“超高刚度镁基复合材料的高通量制备技术”2021-2024; 4. 主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高强轻质镁合金大规格均质厚板制备与成形”,2021-2024; 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异质颗粒对镁合金动态再结晶与析出行为的调控机理研究”,2018-2021; 6. 主持山西省重大专项子课题“波纹轧Mg/Al层合板的组织与性能分析”,2018-2023; 7. 主持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高强韧SiCp/Mg-Z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与性能控制”2017-2019; 8. 主持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联合资助项目“铁路车轮钢中第二相析出行为及性能调控技术研究”2024.06-2026; 9.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双尺寸SiCp/AZ91 镁基复合材料组织稳定性及高温变形行为研究”2013-2015; 10. 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课题“(亚微米+微米)双尺寸SiCp 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及高温变形机理”,2013-2015; | ||
代表性论文(专著、教材): 1. Yu Zhang, Kun-kun Deng*, Cui-ju Wang, Kai-bo Nie, Quan-xin Shi, Yi-jia Li. Hot deformation and hot processing behavior of deformable Tip reinforced Mg-5Zn-0.5Ca composit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29 (2025) 159-172. 2. Ze-qi Du, Kun-kun Deng*, Kai-bo Nie, Cui-ju Wang, Chao Xu, Quan-xin Shi. Prepar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Cp/AZ91 magnesium matrix laminar materi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891 (2024) 145977. 3. Xin Lv, Kunkun Deng*, Cuiju Wang, Kaibo Nie, Quanxin Shi, Haoyi Niu.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as-extruded AZ91 alloy synergistically improved by the addition of submicron SiCp. Electrochimica Acta, 2023, 441: 141843. 4. Yu Liu, Kun-kun Deng*, Xuan-chang Zhang, Cui-ju Wang, Kai-bo Nie, Wei-min Gan**, Quan-xin Shi. Investigations of PMMCs laminates with regulatable thickness ratio: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fractural mechanism.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22, 856: 143997. 5. Quan-xin Shi, Cui-ju Wang, Kun-kun Deng*, Kai-bo Nie, Yucheng Wu, Wei-min Gan, Wei Liang.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g-5Zn matrix influenced by particle deformation zon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60) 8-20. 6. Cui-ju Wang, Jin-wen Kang, Kun-kun Deng*, Kai-bo Nie, Wei Liang, Wei-guo Li.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4Zn-xGd (x = 0, 0.5, 1, 2) alloys.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8 (2020) 441-451. 7. Peng-peng Wu, Fang-jun Xu, Kun-kun Deng*, Fu-yin Han, Zhong-zhong Zhang, Rui Gao Effect of extrusion on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Mg-2Ca-χAl (χ = 0, 2, 3, 5) alloys. Corrosion Science, 127 (2017) 280-290. 8. 邓坤坤, 王晓军, 聂凯波, 吴昆. Submicron/Micron SiCp/AZ91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书号:ISBN 978-7-118-10757-9/TB•100. 9. Kunkun Deng, Juyan Shi , Cuiju Wang, Xiaojun Wang, Yewei Wu, Kaibo Nie, Kun Wu. Microstructure and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bimodal size particle reinforced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12, 43: 1280-1284. 10. K.K. Deng, K. Wu, Y.W. Wu, K.B. Nie, M.Y. Zheng. Effect of submicron size SiC particulate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Z91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0, 504: 542-547. (二区,IF=6.2 , 他引153次) | ||
授权专利: 1. 邓坤坤, 等. 一种高稀土含量镁合金的低温成形方法. 专利号:2023 1 0913199.6. 2. 邓坤坤, 等.一种稀土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202310751589.8. 3. 邓坤坤,等.一种超声辅助自浸渗氧化铝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2310816739.9. 4. 邓坤坤, 等. 一种无Ni可降解镁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202210936820.6. 5. 邓坤坤, 等.一种铝基空心玻璃微珠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2210936782.4. 6. 邓坤坤, 等. 一种高强度高导热镁合金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2110790189.9. 7. 邓坤坤, 等. 一种低稀土含量高强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2110136704.1. 8. 邓坤坤, 等. 一种高强韧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板材的轧制成形工艺.专利号:2021101367022. 9. 邓坤坤, 等. 一种多元微合金化镁合金及其制法和板材挤压成形工艺.专利号:202110136691.8. 10. 邓坤坤, 等. 一种高塑性热变形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202110135928.0. 11. 邓坤坤, 等. 一种微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202010021935.3. 12. 邓坤坤, 等. 一种SiC颗粒增强2024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2010021948.0. 13. 邓坤坤, 等. 一种三维层界面制备铝/镁/铝复合板的方法.专利号:201910401563.4. 14. 邓坤坤, 等. 一种改善Mg/Ti连接界面性能的方法. 专利号:201910401564.9. 15. 邓坤坤, 等. 一种改善Mg/Al连接界面性能的方法. 专利号:201910401576.1. 16. 邓坤坤, 等. 一种耐蚀碳化硅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1910281991.8. 17. 邓坤坤, 等. 一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1710883909.X 18. 邓坤坤, 等. 一种高耐压可降解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710950091.9 | ||
科研获奖: 1. 邓坤坤,聂凯波,史权新,王翠菊,刘涛,梁伟.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2022. | ||
联系 方式 | 电话:15536076498 Email: dengkunkun@tyut.edu.cn |